-

热烈祝贺曾健纹、唐兆润的论文在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(IF=13.3,中科院工程技术一区TOP)发表

2024-11-27

光刺激因其操作便捷、响应迅速以及远程操控能力强等特点,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光电器件、分子逻辑门以及数据存储等领域。然而,目前的研究多集中于光诱导下材料理化性质的单向变化,对于光刺激对发光性能的影响关注较少。与此同时,长余辉材料因其独特的光学性能,在发光显示、信息加密和生物成像等领域备受关注。然而,现有技术中长余辉材料通常需要模塑或打印等复杂预处理工艺,极大限制了其应用范围。

图1. 通过聚乳酸实现光打印时间分辨磷光

针对这一挑战,武汉大学电子信息学院刘兴海教授团队提出了一种基于碳点(CDs)和聚乳酸(PLA)复合材料的动态长余辉材料(CDs-PLA),并开发了一种两步法制备工艺。如图1所示,首先,通过水热法制备含有丰富基团的CDs;随后,CDs与PLA在溶剂中混合并搅拌形成稳定的氢键网络,以有效抑制非辐射跃迁。该材料表现出优异的光激活余辉特性,其余辉寿命在短时间(<60秒)激活后,从2.5毫秒跃升至625毫秒(图2),同时具有12.8%的磷光量子产率(PHQY)。通过优化水热时间和溶剂条件,研究团队成功实现了从黄色到绿色的动态余辉,这种特性显著优于此前报道的材料。此外,如图3所示,团队研究了光活化中的光交联机理,并借助这一特性实现了光打印和分子逻辑门的应用(图4)。

图2. 碳点光活化磷光

图3. 光交联机理

图4. 分子半加器/半减器与光打印

与传统长余辉材料相比,CDs-PLA复合材料不仅显著缩短了激活时间,还增强了光致发光性能的多样性。同时,PLA基质赋予材料优异的可降解性和环境稳定性,进一步扩大了其在绿色应用领域的潜力,如多维信息加密与存储。研究团队表示,这项研究为开发高效、动态发光的光激活打印材料提供了全新策略。该成果以“Time-Dependent phosphorescence from carbon dots enables multidimensional photoactivated printing and tunable molecular calculations”为题发表在《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》期刊上(Chem. Eng. J. 2024, 502, 157819),文章第一作者是研究生曾健纹和唐兆润。

该工作是团队近期关于室温磷光材料相关研究的最新进展之一。磷光材料的实现方法往往限制着材料应用中的可迁移性。为此团队发展了光活化方法,借助碳点和基质的光交联作用,使得材料可通过简单模具进行光打印,大大拓展磷光发射的应用场景。

在2024年中,团队在调控室温磷光的量子产率、寿命和波长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,团队使用微波热解法实现98.95%超高量子产率室温磷光材料(Adv. Funct. Mater. 2024, 34, 2310198.),采用分子工程策略制备了具有优异RTP性能的多色碳点复合材料(Adv. Optical Mater. 2024, 12, 2302820)通过双重刚性策略实现了长寿命蓝光发射(Adv. Sci. 2024, 2402632


文章链接:https://doi.org/10.1016/j.cej.2024.157819


阅读56
分享